水对天然石材来说都是比较可怕的东西,水斑、锈斑、白华返碱等诸多石材问题,其罪魁祸首,一般都是水的原因导致。
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问题呢?除了外在的因素以外,还应知道天然石材本身的特性,才能更加杜绝外在因素而导致的石材问题。
石材的施工方法有多种,较常用的是湿贴法,它施工简单且造价低,但石材表面会经常出现析白挂泪、水印状色差、锈斑等通病。墙面石材可以采用干挂法克服上述通病,但地面不能采用干挂法,一般都是采用湿贴法,很难避免出现上述通病,**突出的一点是出现水印状色差,极大地破坏了装饰效果,严重的甚至需要全部铲除重铺,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石材现象
天然石材板块铺贴完成后,由于水泥砂浆湿润的原因,水份渗入石材内部,有部分板块表面会出现“水印”一样的湿斑,多数情况下这些湿斑会随着铺贴砂浆的硬化和干燥而逐步缩小直至消失。
但有部分石材板块的湿斑不仅不会随时间而消失,还会扩大,一般会从板缝开始,水斑逐渐变大,严重的会连成片,颜色加深,长年不褪,形成水印状的色差,严重影响美观。
原因分析
1、天然石材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细孔和微裂隙,所以石材具有吸水性和渗透性 ,另外由于石材为天然产物,因此石材又有不均匀性,不同的石材种类、不同的石材板块, 甚至同一板块的不同部位,都有不同的吸水性和渗透性,这是地面石材板块是否出现水印状 色差或严重与否的内因。
2、水印状色差表现为此部分的石块比原有石块深色,深色的原因一部分是毛细孔和微 裂隙中自由水引起,一部分则是由水与石块中的金属类矿物生成结晶水合物表现出来的颜色 ,前者会因水份变化而变化,后者则长年不褪。
3、水的来源主要有粘结和找平用的水泥砂浆;地下水(首层地面);地面水(如洗手间、 茶水间附近);潮湿;石材地面附近水池以及各种给排水管、冷凝水管的渗漏等等,这些水会通过石材的毛细孔和微裂隙渗入石材内部,这是造成水印状色差的外因。
预防措施
根据以上的原因分析,预防的关键是石材的防水,切断水渗入石材内部的途径即可达到预防的目的。
1、切断水的来源(如首层地面在基层先做防水再铺贴石材等),但这种方法很难做得彻底,并不十分可靠。 目前,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上,完全脱离水的清洁还不太可能,那如何把污染清洗得**干净,让水的作用在石材污染中降到*呢?在这里我们推荐几种方法:
1)、不建议用水拖地
在日常的清洁方法上,大家却都习惯用水拖地、洗地。客观的讲,完全脱离水的清洁也是不现实的。在石材的实际应用中,用水拖地,往往是造成石材污染、病变的**主要原因——哪怕是做过防护的石材。
经常性的用水拖石材,不仅会造成前面描述的各种问题,而且水也会逐渐破坏防护剂的效果——即使做过防护,石材仍然会出问题。
因此对石材而言,拖地这个事,真的很重要! 不建议用水拖地 但看完这些,有些人要发怒了:你意思石材就不能清洁了?那干脆不用好了! ——石材清洁,有自己的方法。
2)、推尘代替拖地
在日常清洁中,用“尘推+静电吸尘液”的方法,推尘处理。效果很高,效率更高。
3)、轻微污染的清洁
石材局部出现尘推清理不掉的污迹时,可采用“渐湿渐干法”处理:即先用湿毛巾将污迹擦拭干净,再用干毛巾及时将水擦干。
4)、定期的用水清洁
除了日常的推尘,做过防护的石材,也应通过定期的整体清洗实现深度清洁的目的。可采用“晶面机+垫子”或“洗地机”配合石材皂液,对石材进行整体清洗处理。清洗过后,及时用大功率抽机,将废水抽干,可将80%以上的污染物清除。 或者有些洗地机,自带抽水功能,使用也比较方便。
2、在石材表面刷涂专用石材防水剂,彻底切断水渗入石材内部的途径,这种石材防 水剂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其作用机理是渗入饰面板材内3-5mm形成晶体, 堵塞细微毛孔,有效地阻止水、油污等的渗入。
水——是造成石材诸多问题的根源。所以关键是预防,预防的关键是切断水渗入石材内部的途径,因此在设计、材料选择以及施工各个环节均应有意识地加以防范,避免水印状色差现象的出现,使装饰艺术石材真正达到绚丽多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