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19933355533
生态边沟定型钢模板排水系统设计应克服宽、大、深的传统,特别是不论排水距离及汇水面积,全段落使用单一断面的传统做法,而是应按公路等级、所需排泄的设计流量、设置位置和土质或岩质选定,采取灵活自如的断面型式及尺寸。生态边沟-般不宜过长, 出水口的间距一般小于500m,若在多雨地区则小于300m,三角形或蝶形边沟则小于200m。最常见的生态边沟是摒弃以往设计采用的浆砌片石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采用宽浅的土质边沟,在充分利用现有植被的前提下,人工撒播根系发达的固土草种并结合覆盖措施,形成植草边沟;草皮对边沟不仅能起到生态防护作用,同时促进雨水排放和增加径流滞留下渗,间接减少了边沟清理养护的工作量。对于排水量稍大的道路边沟,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砖并栽植适当灌草进行植被覆盖,这种形式既能满足道路排水,又与整个公路及周边环境相协调。对于水流较慢的浅碟形边沟而言,由于其中腐烂的植被和淤泥会阻碍水流并促使其他藻生植物大量繁殖,因此沟渠需要经常清理;定期去除沟内的腐烂植被和淤泥以达到****的排水效果。总之,生态边沟既能满足高速公路安全性,又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生态环境,还能美化路容路貌。与传统边沟相比,既减轻了养护难度,又有较好的生态效益,是目前和今后高速公路边沟排水的发展方向。
1生态边沟定型钢模板排水技术
排水沟指的是连接路基范围内的各种排水设施,将路基附近汇集的水流引到附近自然水道、桥涵或路基以外的水沟,其主要作用在于引排水。在路线受到多段沟渠或水道影响的情况下,为保证路基不受水害,应当设置排水沟,用以调节水流,整治水道。排水沟的断面形式一般采用梯形,尺寸大小可根据水利水文计算得到,但对于流量较小的排水沟不需要特别计算。
1.1传统生态边沟定型钢模板设计
在传统排水沟设计中,其设置都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形和地貌,排水沟的横断面一般采用梯形,尺寸根据流量而定。在设计中要求其距离路基坡角不宜小于2m,底宽和深度不宜小于0.5m,土沟的边坡坡度为1:1~1:5。 沟底纵坡宜大于0.5%,特殊情况下可采用0.3%。排水沟应尽量作成直线,如必顺转弯是,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0~20m。沟的连续长度- -般不宜超过500。排水沟与其沟渠相接时,力求水流顺畅。
1.2生态边沟设计
近年来,在我国公路工程尤其是高速公路工程中正逐步推广缝隙式排水沟,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排水构造物,它是缝隙式线性排水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缝隙式排水沟具有在铺装面上只留下一条很窄的排水缝的优势,隐蔽性较好,更为美观。同时分析了缝隙式排水沟的结构特征和受力特点。在高速公路路面排水工程中的缝隙式排水沟的施工问题,还结合施工实例,对缝隙式排水沟和现浇缝隙式排水沟分别进行了研究并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
随着技术的进--步发展,路肩浅碟式水泥混凝土排水沟也被引入我国,其具有生态环境友好的特点,其采用“浅碟式排水沟+节水井+PE管”的构造对高速公路路面径流进行集中收集和暗排,使得边坡可以取消浆砌块石防护,而用种草栽树的办法予以取代。这可以有效实现生态环保与节约资源,同时解决了浆砌片石防护勾缝易脱落,表面易被剥蚀等质量通病,防渗水、防侵蚀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根据宁淮和宁常高速公路对这一技术的施工实践,详细介绍了这一技术的特点、工艺原理、工艺流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通过实践证明该排水沟设计既能保证安全排水,又能降低对周围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同时选用当地草种播种,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2高速公路截水沟生态边沟技术
截水沟是路堑或路堤边坡上方流入路基的地表径流量较大时,为拦截地表径流,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主要用于拦截公路两边倾向路界--侧的自然或人工坡面的地表雨水,以减轻边沟的水流负担,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挖方边坡或路堤坡脚。一般设在路堑坡顶5m或路堤坡脚2m以外的位置。截水沟应结合地形和地质条件沿等高线布置,将拦截的水顺畅的排向自然沟谷或水道。截水沟的断面形式,.-般为梯形或矩形,我国的截水沟主要的断面为梯形。
2.1传统生态边沟设计
在有效地改善坡地的土壤结构时指出截水沟工程可抑制土地功能的退化,保护土地资源。并且对公路排水系统中的自然坡面、人工坡面截水沟的设计流量进行了估计,指出自然坡面的截水沟适宜采用梯形断面,而人工坡面的截水沟宜采用梯形、矩形L形和浅三角形等四种形式。
2.2生态边沟设计
我国截水沟生态排水技术发展起步比较晚,目前还未见有明确的报道。在山坡或山顶设计大尺寸的浆砌片石截水沟会对自然生态产生较大影响,易产生破坏生态的“廊道效应”。因此,在保证截水沟排水功能的基础上,为了提高截水沟的生态环保和景观协调性,在设置截水沟时,可以通过绿化手段予以遮挡,在截水沟两侧种植树叶茂盛的灌木来进行视线遮掩,且不要将截水沟设置在醒目的位置。笔在生态截水沟设计中一定要根据截水沟的工程特点,满足截水沟的排水要求,充分考虑生态环保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