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绿色发展理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尤其对于县域经济而言,在传统产业大于新兴产业的业态下,如何做到既要保护好环境,又要支持企业发展,“理性治污”至少有三大看点。
一是要以发展理念**治污,“铁腕治污”不是把企业治死而是把企业治活。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一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的企业,比如电镀、印染、钢丝绳等,如果职能部门机械呆板地行政执法,照本宣科式的教条执法,就可能变成单一的送罚单、贴封条,不整改的拉闸断电,顶风作案的移送司法机关,一批企业甚至整个行业就会关门歇业。治理企业的污染,治理环境的污染,其根本目的在于把经济发展引上又好又快的轨道。治污把企业治死不算本事,把企业治活才叫能耐。在“理性治污”思想指导下,海门市在淘汰173条工艺落后的电镀生产线的同时,将18家机针企业的电镀车间整合为5条生产线集中搬迁进区入园,把环保治污纳入视线之内。既方便了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又有效地保护了环境。
二是要以辩证理念**治污,渐进式治理,别指望一口吃个大胖子。执法要懂辩证法。对排污企业要讲辩证法,不应采取一棍子打死的办法,要肯定他们的优长,肯定他们曾经作过的贡献,调动他们治污环保的内生动力。海门对全市印染行业的要求是“不求**,但求治污提档次;不求**,但求治污能力大改善”。不同地区、不同企业的污染物有不同特征,建设区域生态要讲辩证法,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有的需要快刀斩乱麻,斩钉截铁,有的则需要循序渐进,水到渠成。2012年起,海门开展水环境“清网”行动,职能部门对群众反响强烈的河道沿线排水管进行详细排查,分门别类设立“公众监督牌”,并通过媒体滚动报道各类废水的变化情况。连续4年的渐进式整治,全市三级以上河道水体环境质量基本达到功能目标要求,地表水好于三类水质的达60%以上。
三是树立服务与整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念。送罚单,更要送服务,环保部门不仅有执法功能,更有服务职能。政府的服务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资金,当然**关键的服务是帮助企业制订和实施更具可操作的规划。橡胶再生加工是海门的传统产业,相关企业大多规模小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不高,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烟污常常引发环境信访。环保部门并没有简单地以处罚企业来平息民怨,而是积极帮助企业寻求新工艺、新技术,提供相关信息和治理培训,促进企业不断提升治污水平和环境应急能力。针对单个企业难以独立解决技术难题的矛盾,环保局牵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从全国各地引入8个废气治理**团队,通过竞争选中了3家进驻当地专门从事废气治理。3年来的治理,群众信访降幅超过40%。
环境保护、环保监督是本难念的经, 考验执法者的智慧。执法要讲刚性,更要有理性。依法治市,不是以罚治市,“罚”字当头,执法之路只能越走越窄;“理”字当头,执法之路才会平川致远。这正是“理性治污”的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