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香水市场近年存在不容忽视的高速增长,正有一批刚起步不久的本土香水品牌,以亲民价与本土故事,期待抢占**香水品牌尚未抢占的市场空白。
上海——“很多品牌出过桂花味道的香氛,其中我觉得还原得很像国人记忆里的江南金秋的,就是五朵里的桂,”一位美妆博主在微博上写下了这样一段描述。
2017年出生的品牌五朵里(Uttori),在香水圈内已经挺出名。擅长表现与我国植物有关的意象,并推出含笑、兰花、蜡梅、松柏五种香水。类似的还有布兰克、Aromag等品牌,它们不再满足于香水市场快速复刻的趋势,而是努力强调品牌的原创和个性化表达。
香水进入我国不过短短数十年,尽管习惯使用香水的国人仍算少数,但随着人均可支配消费能力的提高和口味复杂化,香水香氛市场在近年收获了高增长率。根据小众香水奖项发起人、香评人颂元的说法,我国香水的年销售额在300到500亿元之间。
根据商品属性和商业模式,目前高端香水品牌可分为“商业香水”和“小众香水”两大类。前者通常是以时装和皮革产品为主业的的设计师品牌,后者将香水作为入门级产品销售,如Chanel、Christian 香水。
更注重艺术性,以个人表现力和香味为核心的“小众香水”是以香料的创新,**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立身,如很早的利基品牌Les Artisans Parfumers和Annick Goutal。
国外小众香水的兴起,恰好填补了商用香水的市场空白。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在新的**资本和结构的影响下,娇兰、兰蔻等众多传统香水品牌将精力和资本集中在营销策略上,忽视了创意表达。消费者厌倦了这样一种“无灵魂香水”,被个性色彩浓厚的小众品牌所吸引。
然而不久,香奈儿、*等各大品牌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专注于开发数量有限的手工定制沙龙香水系列,于是“小众”的概念再次商业化。
但小众香水在我国,却走出了自己独有的发展路径。
气味与个人的记忆和情绪密切相关。本土新品牌试图创造能勾起我国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和家乡记忆。”同样是桂花的香味,(类似于*)云南丹桂等作品,融合了很多西方人对云南和我国的想象,所以会加入茶香。
但对我们国人来说,可能是在秋天,当我们外出时,我们可以被清香的桂花树包围的很纯粹的花香,”五朵里品牌合伙人李乐解释说。
定价位于中端区间的五朵里,脱胎于创办10年的小众精品香水品牌浮香堂。“五朵里是浮香堂希望能更加商业化运作而诞生的,”李乐说,他认为我国香水必然随着国潮的兴起进入新阶段,“无论是香调还是产品概念上,我国香水更需要原创,而不是对西方香水的仿造,这样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本土香水品牌时光馥、Barrio、五朵里、冰希黎、浮香堂、空白的产品
不少新创香水品牌由于规模还小,大部分都是网上销售,并在实体渠道上与零售合作伙伴合作。还有像RE调香室这样的香水品牌,注重传播铺展大量的实体渠道,目前已在全国开设门店100多家。
品牌创始人孙淼于2014年创立了香水品牌,并以所谓的“轻沙龙”概念将其引入市场,灵感来源于竹林七贤、桃花源记或“阳台上的女作家”等故事。
以香水为核心的本土香水品牌正在迅速拓展产品线,五朵里或RE调香室都将产品延伸至护肤品和香氛蜡烛。后者甚至延伸到护发喷雾和口红的范畴。
孙淼创办的Modern Bath Art新香氛洗护品牌,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实体店,以印象派绘画为灵感,销售“珍珠幻境”身体乳、“小丑与橙”沐浴露等产品。
小众消费尤其迎合了年轻时代的消费追求,他们希望看到“去中心化”,不同于七八十年代人们害怕与众不同而被孤立的心理。颂元认为,未来小众香水可能会变成“现在的口红市场。我们算过一个人(拥有比较)舒服的香水数量是6支左右。”
颂元相信,小众品类会是整个香水市场的增长引擎,而像Jo Malone London或Diptyque这些海外主流小众品牌在我国实现了超过****的增长,预计还将保持3到5年。
在2019年,Jo Malone London正式进入天猫并开设独立门店,Miller Harris和Byredo在上海开店,Editions de Parfums Frederic Malle和By Killian初亮相进博会,希望来我国分蛋糕。
这些海外香水品牌不仅占据了国内小众香水市场的高端市场,归属**集团的品牌品牌也占据了整个我国小众香水市场的主导地位。2018年,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市占率大于0.1%的本土香水企业所占份额仅为0.9%,而欧洲龙头企业占总市场份额的47.9%。
小众香水品牌AroMag的发布会 | 图片来源:品牌联合创始人Momo Xie豆瓣账号,摄影师未未来
大多数本土香水品牌刚刚起步,还处于对证明消费者审美和品质的阶段。品牌推新和稳定品控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证明他们能给人们带来香水以外的东西。
“成功的香水品牌,无论商业的还是小众的,都能带给使用者香味以外的东西,比如社交功能,成就感,仪式感,”颂元说,“比如我发个朋友圈,大家会觉得我是某一个阶层的人,小众品牌可能带给大家的感知就是,这个人可能不会同流合污、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之类的标签。”
渴望表达的本土品牌创业团队需要更贴近香气的业务核心,但无论是**原料、香料、产业链还是调香师这样的人才都掌握在西方产业巨头手中。
因此,在许多本土品牌中,**的“香水评估师”扮演起类似于“产品经理”的角色。他们需要将客户的想法转化成产品描述、目标人群、香料管控等行业语言,与调香师沟通,并协助调香师修改配方。
未来或许会有越来越多本土品牌着力在对创作与品牌审美之上。颂元看好我国的小众香水消费,看好新生代消费者的不断进步的知识与审美品味。
“因为香水讲求的就是一种审美。人的审美是会进步的,不会永远停留在同一个审美上,”颂元说。
广州万利塑料包装有限公司 转载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