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薄膜电晕处理
(1)电晕处理 是利用高频高压在特定形状的电极间隙中产生的电场,对薄膜或其他材料进行放电处理的技术,在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形成某些极性基团。提高被处理材料的表面张力,从而增强印刷或复合的车度。
(2)目前国内电晕处理的方法 主要有三类:①电感电容型;②晶体型;③可控硅型。
电感电容型体积大,噪声大,效果较差已趋于淘汰。
晶体管型体积小,噪声小,制作简单,修理方便。缺点是功率小,这是国内应用**多的一种。
可控硅型,功率大,处理速度快,效果好,能满足大中型设备、高中速设备的要求。引进的BOPP薄膜生产设备附带的电晕装置,也多需此类装置,但设备价格高,不经济,但对处理较宽较厚或者处理时要求速度快,达到的表面张力大的,还是选用此类型。
电晕处理的电极形式主要有刀ロ形、条形,以及针形等。处理除了电晕处理装置本身影响效果外,电极间隙、环境条件、温度和时间对处理效果也有很大影响。
放电频率和电极间隙有密切的关系,当频率确定以后,电极间隙过大或过小都会使能量损耗而影响处理效果。如频率为20kHz时,间隙约为8mm左右,频率降低则应适当减少间隙。
电晕处理时的环境气体条件对处理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在空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气体中处理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初期张力提高较快,约10s左右,张力即能达到40mN/m以上。但随时间的增加,张力却基本上不再增加。在氮气、氦气、氩气以及氯气中处理时,情况不一样。而实际应用,一般在空气中处理。特殊要求时方考虑在某种气体中处理。
电晕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一般在75℃以下时,温度越高,表面张力的变化越明显。至于时间,在一定范围内,时间越长,效果越好。在实际工作中,若处理效果达不到要求时,可适当降低处理速度,延长处理时间。
薄膜电晕处理后,存期不能太长、一般**经处理的薄膜,表面张力在7-10天内有一定的下降趋势。此后进入比较稳定的阶段,但1-3个月后张力再一次下降。薄膜应存放在干燥、清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