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市曲艺协会 已通过实名认证

组织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影视剧,广告片,专题片制作

普通会员
企业工商信息
以下内容来自第三方 启信宝 提供
企业工商信息
以下内容来自第三方 启信宝 提供

暂未查询到工商信息

×

企业特殊行业经营资质信息公示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即墨大鼓说唱艺人仅剩三人
新闻中心
即墨大鼓说唱艺人仅剩三人
发布时间:2018-09-07        浏览次数:201        返回列表
 微信图片_20180907211748

即墨大鼓起源于明末清初,盛兴于清末民初,发源于即墨,在中国民间曲艺中是一门有近300年历史的说唱艺术,主要流传于即墨全境及周边崂山、莱阳等山东半岛地区。即墨大鼓又称即墨大鼓书,说唱内容以历史传奇与民间故事等内容为主,包含多种曲艺形式以及说、唱、演、评、噱、学六种表现手法,以增强其表达感染力。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即墨尚能坚持这门说唱艺术的仅有三人,若不及时传承面临失传危险。

三名艺人中**老的70岁

“即墨大鼓书之前主要是盲艺人乞讨生存的一种方式,它包含说书、乞讨、算卦等多种形式,后来慢慢转化以说书为主,盲艺人也渐渐变成走街串巷的说书人。”即墨大鼓书说唱艺术第六代传承人张国强说,他从小听着即墨大鼓书长大的,知道这门艺术面临失传的时候,觉得应该尽自己一份力量。

“在我们的那个年代大鼓书是很盛行的。当时的娱乐项目除了即墨大鼓就是京剧和柳腔,而京剧柳腔只有正月里才会被请到家里演出,唯独即墨大鼓书是平常日也可以被请过去,所以它的群众基础是**深厚的。对我来听大鼓书也很怀旧,所以当老艺人毛师傅找到我,想一起寻找大鼓书传人的时候,我丝毫没犹豫就答应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盲艺人有一百多号人,他们三四人一组,去农村演出,足迹遍布整个山东半岛。“目前,随着越来越多老艺人离世,学徒也越来越少。有的艺人虽然健在,但是也已经年世太高而不能说唱了。我2013年接手的时候,即墨大鼓书的说唱艺人就剩下三个人,正好能组成一个说唱队,其中年龄**小的65岁,*的70岁。” 据介绍,目前三位盲艺人已经被纳入即墨曲艺协会,协会也在为寻找学徒的事情张罗着。“此外,我们也在录制视频等做各方面的工作,三位老艺人都在古稀之年,所以这门艺术面临迫切的传承需求,若出现意外情况就很可能就传承不下来了。”

学徒少,观众需培养

在即墨大鼓书演奏时,由一人掌鼓和钢板说唱,一人弹三弦,一到二人拉坠琴伴奏,组成一个3到4人的演出团队。说唱伴奏,形式严格,分工明确,配合紧凑。具体形式为搭台、小场和开书三个过程:由说唱者掌鼓,板指挥三弦、坠琴只演奏不而说唱,召集观众热闹表演场地;接着在三弦坠琴伴奏下,说唱者敲鼓、板,说1到2俚俗小段,调节现场气氛,尽快把观众引进说唱氛围;开书即正式说唱长篇鼓书,如《莺歌传》、《刘公案》等,长篇古书一般分章回,可连续说唱数月。

“在开场搭台环节,说唱艺人只是催动鼓板,指挥三弦、坠琴演奏,直到婉转的曲调召集了晚饭后打着饱嗝的父老乡亲,一段生动幽默的乡间俚俗小段,才从那酝酿许久的唇齿间流淌而出。然后在父老乡亲们的会心一笑中,开始说唱的‘开书’,无论是才子佳人的悲欢离合,清官廉吏的惩恶扬善,英雄好汉的替天行道还是跌宕起伏的传奇故事,就这样通过盲艺人们的说唱,在劳苦大众间代代相传。”张国强说。

即墨大鼓书包含多种曲艺形式,说唱时需要很深的基本功才能将其演绎地引人入胜。“对于盲艺人而言,冬天是带徒弟的时候,夏天是演出的时候。我们也为盲艺人们找了一些徒弟,免费教授,虽然如此大部分人仍因为做这件事情不能糊口挣钱,学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所以现在的徒弟越来越少。”

张国强说,他们尝试过各种方法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即墨大鼓也曾和即墨柳腔一起进过学校,想要吸收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传授。之前我们在一所学校里利用课外实践时间为那里的小学生与中学生上了三个月课,孩子们虽然都感兴趣,但是时间有限无法完全掌握这门艺术,所以我们只能培养起他们的兴趣以及对这们艺术的认识。”家长对现代艺术表现形式的偏爱也使得很少有孩子前来学习大鼓书说唱艺术,“三四十年来,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培养了足够的观众。比如歌唱可以引发全国热潮,但相声和戏曲根本做不到。”

即墨市曲艺协会

普通会员

  • 企业类型:

    事业单位或社会团体

  • 经营模式:

    服务商,其他机构

  • 荣誉认证:

        

  • 注册年份:

    2017

  • 主     营:

    组织文艺演出,艺术培训,影视剧,广告片,专题片制作

  • 地     址:

    即墨区古城北门(北顺城街)130号说书场

即墨大鼓简介
即墨大鼓起于明末,形成于清初,盛行于清末民初,有近300年的历史,主要流传于即墨全境及崂山、城阳、胶州、平度、莱西、莱阳等部分区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传统文化熏陶,使即墨大鼓在流传过程中形式相对完整,传承脉络清晰,表达内容广泛的地域性文化亮点。反映了胶东半岛多种文化相互交融的深邃底蕴和恢弘气度,是中国民间曲艺中一门不可多得的说唱艺术。 即墨大鼓经过艺人们的不断提炼和加工,逐步形成为一种成熟的演唱艺术,有着自己的鲜明特点。其唱词讲究押韵合辙,上句末字用“仄”韵,下句末字用“平”韵,反之视为“失点”。唱腔的调式分有慢板、四六和快板三种。慢板为长腔,句间加过门,多用于叙述故事和抒发感情;四六为连唱,句间加二至三字的抱音,起承接慢板和快板的过度作用;快板急如流水,无间隙和抱音,表达激越的声情和动作,三种调式在基本旋律上无悬殊差别,主要区别在节奏的变化上。 即墨大鼓的说唱书目比较丰富。传统书目90余出,主要有《八虎传》《莺歌记》《卢公传》《秦英征西》《双挂印》《三盗温良珠》《香莲帕》《杨家归西》《响马传》《三下南唐》《金鞭记》等。现代书目20余出,主要有《劫刑车》《老太平摘帽记》《烈火金刚》《吕梁英雄传》《林海雪原》《新儿女英雄传》《芦荡火种》《红岩》《革命自有后来人》《丰收之后》《夺印》《学雷锋》等。以及近年来新编鼓词《古城新览》《说唱即墨》《康青天奇案》《即墨县官康霖生审土地》《说唱即墨》《古城新览》《蓝色硅谷赞》等书目。 餐风露宿敲鼓梆,目暗心明研“霓裳”,博采众长铸乡曲,奔走四方传说唱。富有浓郁乡土气息和鲜明艺术特色的即墨大鼓,倾注着即墨几代盲艺人的浇灌心血,又活跃了几代即墨父老乡亲的文化生活,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即墨市曲艺协会在传承和推广即墨大鼓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以协会为平台,把主要精力用在“即墨大鼓”的传承上,为保护和传承即墨大鼓,曲艺协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已经成功申报即墨大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并被即墨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即墨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更多曲协视频
更多联系方式
  • 联系人:张经理
  • 电话:15066178805
  • 手机:15066178805
更多荣誉资质
 
客户服务

公司咨询电话

15066178805
15066178805
(9:30-17:30)

使用小程序商铺
一键打电话给商家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