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作为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一直是人们共同关注的焦点,更是近年来城市文明创建工作的重点。如今,全国各地农贸市场新建和改造工作正开展得如火如荼,政府不断给予政策扶持,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市场方更是卯足了干劲……然而,在新建与改造农贸市场的过程中,有项工作却被人们抛之脑后,这就是——农贸市场调研。
什么是农贸市场调研,将市场设计美观还不够吗?
对于刚进入农贸市场行业的市场方来说,做好农贸市场**要务就是将市场设计得时尚美观而富有体验感,然而,他们却忽视了以下问题:市场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周边人民群众收入情况及消费能力;市场面积大小与该区域人口基数是否匹配等。就项目而言,这里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关键,只有做好前期农贸市场调研,将一切情况了如指掌,如此才能规避风险、扬长补短,从而使工作百密而无一疏露。
农贸市场调研应该怎么做,又如何做好?
一份完善的农贸市场调研需要**人员深入实地的调查、考量,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只有经过**而深入地调研及透彻分析后所得数据,才拥有铿锵有力的发语权。一般农贸市场调研工作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城市宏观经济大背景
城市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农贸市场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强劲的经济能助推农贸市场的繁荣兴旺。而在进行城市宏观背景大调查时,有两点内容不容忽视,即:城市经济发展概况和未来发展概况。
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将会直接影响农贸市场的定位。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直观反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并表现在消费的品质追求上,这就要求市场方相应提升市场**和功能定位,使市场能够满足人们的购物需求。此外,不能忽略对城市的农业经济和资源优势的调查,尤其是农林牧副渔等资源的调查,并充分发挥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打造农贸市场业态亮点。
城市的未来发展规划及趋势会直接影响农贸市场的发展,例如,未来城市发展核心商圈的变化。在新建或改造农贸市场前,应当做好调研工作,掌握城市发展趋势,尽量在核心商圈或未来核心商圈范围内选址。并且,充分学习该地方政府对农贸市场政策扶持的相关文件,以减轻市场方投资项目的各方面压力。
二、区域内竞争对手及其竞争实力
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做好农贸市场生意当然少不了对竞争对手的调查了解,尤其是项目所在周边的竞争市场。作为农产品的流通集散地,农贸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有:超市、临时市场和生鲜门店,而其中生鲜门店是**为强劲的竞争对手。
超市和临时市场虽然对农贸市场有着一定的影响,但它们的业态不完全、生鲜丰富程度和食材可挑选率远远不及农贸市场。此外,超市的摊位租金较高,临时市场环境卫生条件差、食材安全无保证等因素,让超市和临时市场的竞争力大打折扣。而生鲜门店,凭借着距离优势、新鲜丰富的食材、舒适的购物环境和周到的服务成为**的对手,但在价格上农贸市场占有**优势。
三、项目所在地地段交通因素
地段与交通向来都是各类商业门店新建前首要考虑的问题,它们是市场每日客流量的基础保障。项目所处地段的建始商业文化底蕴是否深厚?地势是否平坦方便人们日常通行?交通是否足够便利……这些问题都是农贸市场调研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以往农贸市场不注重停车场的配套,而在如今这个出门靠车的年代,“停车”已经成了全民共同话题,也是影响各大商业门店客流量的一大因素。因此,停车场面积大小也成了评判农贸市场**等级的一项衡量标准。
四、区域内人口基数与项目面积
人口基数与项目建筑面积应适当匹配,任何一方都不能失衡。大多数市场方都抱有急于求成的心态,他们想要以**小的市场、**少的投入去占有**的客流。然而,当市场小到支撑不起每日**的客群和大量的商品需求时,市场只能降低服务质量和商品质量来苦心经营。
当然,也有豪迈的市场方,在寻求市场设计时一再强调市场要做大,因为他们“不差钱”。倘若市场真的被盲目做大,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大市场小客流,市场只会以盈亏的结局惨淡收场。
五、区域民众消费能力及消费习惯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对于消费群众来说经济收入决定了消费能力。农贸市场调研工作中需要充分掌握该区域民众的收入状况和消费习惯,这不仅能够影响市场定位还将会影响到市场内的业态配比。
由于我国东西南北各城市存在地域性差异,人们的饮食习惯大有不同,市场在设计中更要考虑周全,例如:北方人喜食面食,可在市场内增设馒头、面条等铺位。
此外,影响消费习惯的因素还有消费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越高的顾客对食材的新鲜度、有机度要求也会越高,倘若周边多为高知识分子,可将**生鲜食材作为农贸市场的售卖重点。
总之,从前期市场调研、到中期市场设计到**市场开业运营,农贸市场建设中的每个环节都不可或缺,只有稳扎稳打做好每一步,如此才能让农贸市场基业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