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类型:申请
- 知识产权类型:专利版权申请
- 专利版权申请地区:国外专利版权申请
- 专利版权类型:专利
- 专利版权申请人类型:公司
PCT为何会被“冷落”?所谓PCT被“冷落”,是指申请人申请海外专利时,不走PCT途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实务中,主要有两个原因。
原因一:申请海外专利有三种途径:直接申请、PCT、巴黎公约。关于三种途径的详细介绍,见后文的推荐文章。尽管PCT途径因其全球性布局优势被许多申请人视为“香饽饽”,但并不代表它适合所有专利申请。事实上,在某些特定情景下,PCT途径的优势并不明显。
适合巴黎公约但不适合PCT的情况实务中,在以下几种情景中,申请更适合走巴黎公约途径,而非PCT:
1.目标国完全明确,或目标国数量不多PCT途径的核心优势是30个月的落地期限,允许申请人有足够时间去评估市场情况、考虑是否落地、以及落地的地区或国。然而,如果你的落地国已经明确,那么PCT给予的考虑时间反而成了多余的等待。在此种情况下,显然更适合通过巴黎公约途径直接进入目标国。此外,当目标国数量不多(如1-2个)时,PCT途径的性价比也不高。除了国阶段的官费外,PCT途径在国际阶段还需要额外支付国际申请费、国际检索费、可能的国际初步审查费等,高达2000+美元。
而巴黎公约不需要支付这笔额外费用,只需缴纳官费即可,显然更经济划算。此外,如果选择PCT途径,很多国要等PCT落地期限届满(即,30个月)才开始审理申请。相比PCT途径,巴黎公约途径省去了国际阶段的审查和处理流程,一旦提交后,可以直接进入目标国的审查程序,明显缩短申请周期,更利于企业抢占市场先机。如果专利申请终只进入一两个国,那么PCT产生的这些额外支出或额外耽误的时间很可能超过带来的好处,并不算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2.产品更新迭代快对于消费电子等技术迭代较快的产品,企业往往需要在特定市场提前进行专利布局,并快速获取专利权。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周期较短的巴黎公约途径能更好地适应快速更新的需求。如果走PCT途径,经过30个月的等待期,专利的市场价值可能已大幅降低,甚至产品已过时,使得当初申请的专利布局失去竞争优势。3.目标国是非PCT成员国并非所有国都加入了PCT体系,如果目标国不属于PCT成员国,就无法通过PCT途径进入这些国,只能选择其他申请方式。其中,申请人选择多的是巴黎公约途径。但需要注意的是,非PCT成员国 ≠ 巴黎公约成员国,换句话说,并非所有非PCT成员国都可以走巴黎公约途径。
例如,阿富汗和中台湾等地,既不是PCT成员国,也不是巴黎公约成员国,只能走直接申请途径。但阿根廷、伊朗、叙利亚、巴基斯坦等虽不是PCT成员国,但却是巴黎公约成员国,可以走巴黎公约途径。适合直接申请但不适合PCT的情况虽然直接申请途径很少被申请人选择,但在一些特定情景下,它反而是更优的选择。
具体哪些情况呢?
1.不需要国内专利,且目标国数量不多对于绝大部分国内申请人来说,产品的目标市场都包含中。因此实务中,绝大多数国内申请人申请海外专利,往往遵循两种方式:一种是,先申请中专利,然后再基于该中专利,通过PCT、巴黎途径落地海外。另一种是,不申请中专利,直接提交PCT国际申请,并在PCT国阶段选择落地中。鲜有的情况是,不需要国内专利。比如,企业只追求拿一两个海外专利权。再比如,产品不可能在中销售,只在特定的少数几个国销售。那么也就不需要中专利保护,也不需要通过PCT来进行全球化布局。这种情况下,直接向目标国提交专利申请更具性价比。
2.挽救国内专利不顺利的情况实际上,直接申请还可以作为挽救因公开导致国内专利申请受阻的手段。在中,如果产品在申请专利前,已经出于销售或宣传等类似原因正式公开,那么其专利申请会因丧失新颖性而导致申请失败。
如果申请人仍希望获得专利保护,我们有时会建议申请人放弃国内专利,直接申请海外专利来保护产品。我们给出这样的建议,是因为美国等一些海外国在新颖性审查上存在“宽限期”制度:如果在申请日前一年内,企业已经销售或者公开自己的产品,并不会影响美国专利申请的授权。
其实,中也有类似的“宽限期”制度,但中的“宽限期”制度非常严格。不仅规定的公开时间更短(只有6个月),在公开原因上还有严格限制,申请人原则上不能自由公开,只有四种具有被动公开性质的情况作为例外,并且严格限制披露的方式。因此,当申请人无需国内专利,且目标国数量较少,或因产品公开导致国内申请受阻但仍希望获得专利保护时,那么走直接申请途径也是一个好选择。
原因二:对国内申请不满意在PCT途径中,申请一旦基于PCT进入国阶段,绝大多数PCT成员国不允许申请中增加超出原始申请范围的新技术内容。这意味着,申请人通常只能基于原始申请的内容进行后续的专利布局。只有美国是例外。美国为申请人提供了CIP(部分继续申请)制度,允许申请人在通过PCT途径进入美国时,增加原始申请中未包含的新内容。然而,其他PCT成员国并不允许在国际阶段之后对专利申请进行内容补充或修改。与此不同,巴黎公约途径比较灵活。通过巴黎公约途径,无论落地哪个国都是可以增加新技术内容的。
这意味着,如果PCT申请中的某些技术点没有得到充分保护,或者在产品更新和技术迭代后,申请人发现原PCT申请内容不再适用,PCT途径将会比较被动。换言之,选择PCT途径就需要充分保证PCT的质量。如果预算有限,难以承受高质量代理服务的费用,建议采用巴黎公约途径更保险,以便灵活地对专利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新。
原创 知研团队 知产观察力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最小起订量 | |||||
供货总量 | |||||
发货期限 |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 ||||
有效期至 | 长期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