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类型:申请
- 知识产权类型:专利版权申请
- 专利版权申请地区:国外专利版权申请
- 专利版权类型:专利
- 专利版权申请人类型:公司
美国没有实用新型制度,我国的实用新型制度与其他大多数有此类制度的国相似,就是专利不经过实质审查,而是注册就授权。总体来看,美国目前的专利都需要经过实质审查,但是我国的专利中,只有发明专利需要经过实质审查(排除掉植物新品种),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并不需要实质审查。但是近年来为了提升质量,这两类专利也开始了做出了一些向发明专利实质审查相近的审查过程。
然而,在近的一些传闻中,似乎预示着美国专利商标局有可能会探索将现有的发明专利经过专利审查的制度,改为无需进行实质审查的注册制度,也就是将美国的发明专利(也叫实用专利,Utility Patent)变成实用新型专利(Utility Model Patent)。两者之间的英文名称虽然只差一个“Model”,但是结果却天差万别,一个审查,一个不审查,背后关联的就是1万多名美国专利审查员的饭碗问题。
巧合的是,试图推动对美国专利制度做出重大改革的正是与“Model”有着不解之缘的马斯克。马斯克未来是否能引入新的AI系统,代替美国专利商标局万余人的专利审查规模,一举解决现有的专利案件积压,专利审查员队伍大等一系列问题,可能会是未来美国专利商标局新任局长的一个重要考虑方向。虽然这个谣言目前还只是私下传播,但是近来的一些信号,却有意无意间,都在暗暗指向这一方向。
例如,2025年1月29日,在对特朗普提名的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举行的一场提名听证会上,涉及的一个专利问题就是,一名参议员Marsha Blackburn对美国国内一些制造型企业向其抱怨的,与我国相比,美国专利申请积压严重,据说要经历21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获得处理,进行了提问。提问专利积压和我国问题的参议员而这个问题的背后,显然就是针对美国目前的专利制度,受限于专利审查员的处理能力,导致创新者要等待很久才能拿到专利权。
如果按照传闻那样,将发明专利改为注册制,也就是实用新型专利,显然可以解决这个参议员提到的问题。第二个信号就是,美国知识产权法教授Jorge L. Contreras在两周前,以开放获取的方式公布了其新的著作《小专利权——全球实用新型、小专利和创新专利》,这部书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为何要在这个时间点,美国的专家开始关注实用新型专利了?难道完全是巧合么?
不过,这部书历时两年多,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结果,Contreras教授协调了六大洲的专家,组织了研讨会,才终形成这部书,非常全面的探讨了世界各国小专利到底是如何运行和对创新发挥作用的。在这部470页的著作中,可以非常详细的看到主要国在实用新型等小专利上的制度和发展情况,例如波兰、法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我国、日本、韩国、巴西、肯尼亚等,并且对美国为何没有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研究。
作者:吴征 免责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错误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最小起订量 | |||||
供货总量 | |||||
发货期限 |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天内发货 | ||||
有效期至 | 长期有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