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太快,容易伤到自己
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互联网创新者以“无产者”的身份杀入,即使失败也没什么;但对于守城的一方来说,则往往会有许多顾忌。
不是因为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包袱,而是这场战斗与以往截然不同,让他们不得不陷入既要保客户,又要保收入的困局。
在传统和常规的竞争模式下,一个领域的新进入者虽然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优势,但因为规模有限,单位成本更高,所以这个领域原有的企业,往往能在价格上占据优势。
然而,受互联网冲击的领域不是这样的。新的信息技术性价比更高,新进入者容易获得成本优势,而且互联网创新者进入新领域时,往往会祭起补贴甚至免费的大旗,背后还有投资者愿意一起玩先赔后赚的游戏,对用户的吸引力极大。
要不要对价格挑衅应战,对这一领域的传统企业是极大的挑战:如果针锋相对地降价,自己的营收很可能大幅下滑;而如果不作回应,就会眼睁睁看着用户被低价吸引走,长期来看,营收曲线还是一降不回头。
有**觉得,互联网转型就是要“免费”,于是大腿一拍,砸锅卖铁也要把对手打死,赶跑之后再踏踏实实赚钱。结果赶走了这一波,下一批创新者又来了,或者价格竞争吊起客户的胃口,不降价就吸引不来客户,没有被互联网公司直接搞死,而是被自己折腾死了。
那么,有的企业说,既然打不赢互联网,那我索性拥抱互联网,把自己互联网化,这总行了吧?
然而,实施互联网化转型,既要打破原有框架,还要保持稳定,也远非看上去那么容易。
一个成熟企业,无论是文化制度还是管理规则,都是多年沉淀而成的。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虽不完美,但既然存在了,往往就有合理性。
尤其是特色规则,貌似不合理,但若其长期存在,往往是一方面有历史原因,另一方面有其他的规则与之配套,不但外人不一定看得清楚,时间久了,就连内部人都搞不明白。
企业实施互联网转型,就必须对组织规则进行优化、调整。然而什么能动,什么不能动,哪些进行互联网化重构,真做起来,会发现每个组织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容易改的早就优化完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真来个外行搞个"快刀斩乱麻",会让参与者普遍感到不适应,失败的风险极高。
传统企业转型远没有重建一个新企业来得痛快;然而在一个行业浸淫得越久,积累沉淀的优势往往越多。
实际上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转身的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术,如果组织里能同心协力,正视困难和问题,积极主动配合改革寻找改进空间,那么转型之后的力量会比一个新企业大得多。
就像一个中年人,虽然学习能力和精力大不如前,但多年的历练积累起的人生经验是优势,所以需要做的,是探索如何用新技术给传统领域带来价值,基于以往的经验少走弯路不撞南墙。
反之,如果和年轻人硬碰硬地比拼新技术,即便是通宵达旦地熬夜也未必成功。
转型不易,不能一步到位
转型之路像点击“刷新”,每次更新一部分新内容,同时甩到一些不适合的内容。
然而,**重要的是:我们在刷新之后,应该保留下哪些过去积累的,有价值的东西?
试想下,如果刷新时丢弃了太多,就会丧失曾经的先发优势和历史经验,让自己在没有经验保护和历史传承的情况下,与强大的对手作战,那胜算又有几何?
每刷新一次,我们改变了多少?这个问题没有量化统计过,但自己的体会是:每次只是变了那么一点点,但一直在调整变化,假以时日,量变成了质变。
我们无法做到树立一个标杆一步到位地完成转型,因为跨度太大会让所有人都不适应,即便**终的结果是正确的,但在达成结果之前,试图这样做的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挂了。更何况在这个时代,谁又能确保这个所谓的标杆就是*实践呢?
少年时我去爬山,憧憬着自己站在山顶,一览众山小。可真走上山路,才发现过程极其痛苦。每到达一个自认为的"终点"时,却发现这只是攀越下一个山峰的起点,才明白刚才是视角和高度不够,只能看到这里。
等**终到达山顶时,心里似乎没了当初那种豪情,因为此刻的我明白了,爬山不是坐缆车,乐趣在于翻越一个又一个山峰,而不是简单地直达目标。
类似的,我也曾经幻想过成功的企业是这样的:他打败了所有的竞争对手,稳定持续地为客户提供服务,客户没有选择也不需要变化,使用业务支付费用,大家一起过着快乐的日子。
但实际上,这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一旦失去了变化,企业也失去成长的动力,直到被颠覆抛弃的那**。